杭州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举行,我想问下大家,除了杭州本地人,大家有谁天天关注亚运会,比如某某赛事谁获得金牌🏅。就我来说根本没有关注,实际上我连奥运会都不关注更别说亚运会了。体育赛事对我来说,现在只关注NBA,其它赛事都是看新闻时候偶尔瞄一眼标题,大概率不会点开看内容。
Source: [pixabay]
虽然我没有关注亚运会比赛本身,但注意到一则关于亚运会运动员饮食的报道。说是所有的蔬菜都是新鲜无公害,而且无加工,无转基因。尤其是价格居然是20元自助餐,我滴个乖乖,这不等于白送么,这么好的菜品再加上运动员饭量大,20元怕是连水电成本都cover不住。
这篇报道出发点是宣扬我们有多么热情好客,为运动员提供了多么便利的条件,同时体现我国的强大之处,但评论区却是另一番景象。许多人都在评论区说“之前为了让预制菜进校园,说预制菜多么多么好,为什么不给运动员提供预制菜?”;“这么好的饭菜为什么不能进校园?”等等。
看来许多人对于国内报道这种“双标”行为早已不满,我觉的大家评论的没问题。既然当初宣传预制菜健康,干净,可以给正在发育长身体的学生群体食用,照这么说也完全可以给运动员吃,而且运输,储存,烹饪简单高效。
运动会没有选用预制菜,而是选用新鲜无公害蔬菜,肉类。看来预制菜肯定达不到运动员饮食标准,这么一来等于撕掉了宣传预制菜各种好处的遮羞布。
每次遇到我国举办国际重大赛事和活动,总是采取这种举国体制不遗余力不惜成本方方面面提供最高标准,以此来展现我国的强盛和大国风范。刚开始人们还好糊弄,但慢慢的人们开始质疑这种方式,主要是国内物价房价涨的厉害,人们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,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暴露,人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所谓“大国脸面”。
我完全赞同网友质疑,对外宾提供好的待遇,国人却享受低劣的服务,就是现代版的"洋人与狗“。其实从来都不是洋人鄙视国人,而是国人自己鄙视自己。举办国际赛事要更多从成本角度出发,降低一些标准,把国人关注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一些,比获得几块金牌有意义的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