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写作的一点感悟:不要太啰嗦重复,要让读者去体会

5 comments·0 reblogs
rivalhw
80
0 views
·
min-read

前阵子写的一篇短篇小说《关老头的中秋节》,在左岸读书上发表了。

  001.jpg

  这次的短篇小说,可能别人觉得没什么,但对我个人来说,写作感受方面是有了一点进步的感悟。

  为什么这么说?

  之前我写文章,有两个地方把握不太好,一是人物的对话,二是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。

  前一个人物对话,总是喜欢用太多的比如“说”、“道”等,实际上,如果读者去看你的文章,很容易区分这些,许多时候,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这类重复用语,尤其是当人物需要频繁对话时候。

  第二个问题,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描述的啰嗦。开始写作的时候,总是习惯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,去描述心理活动。等到写到一定程度时,开始尝试用第三人物的视角去写,嗯,这也算是写作的一个突破。

 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,尝试第三人称写法是很好,但这个时候总很难逃脱第一人称的视角,或者即便写了,却很假,让人觉得不够真实,不够生动,顶多是作者自己一人孤芳自赏,顾影自怜。

  有一天写第三人物时,你发现你的想法,心理活动都是站在他(她)的角度时,这个时候说明你已成功地转换了角色。

  002.jpg

  描写人物活动时,之前我犯过也是最常见的错误,就是试图总用大量的文字去描述甚至解释,写作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不对,但等回过头来,自己再去读自己写的文字时,尤其是以读者角度看,会发现语言和文字都过于啰嗦。

  说白了,谁都不喜欢读那些啰嗦的文字。

  由此,我总结出一点,就是写这里时,不要再试图用大量文字去阐述,而是通过一定的文字阅读后,让读者自己去感受,你要相信读者,即便你在文章中非常小的一点细节,他们也能感受的到。

  这里引用些左岸编辑的评语:

人可以倔强,但不要倔强到让人无法理解,不要倔强到无路可退。关老头是倔强的,但也是可爱的,人家想要什么会去行动,,虽然含蓄要面子,但有人能读懂,这就一种相知的幸福。

28_9.jpg
图片为友人孩子所拍摄

  也祝大家 中秋节日快乐、国庆节快乐!